首页

欢迎访问中国电子企业协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正文

在人工智能舞台上,机器人怎样演好“男一号”?

2018-11-21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作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落地应用领域,机器人行业再一次广受各界关注,也再一次感受到任重道远……

     2018年9月5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名单。包括核心基础产品、智能控制产品、智能理解类产品等九大类、共计106个项目上榜。除了传统的机器人行业,这106个项目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已经渗透至互联网、3C等各行各业。部分互联网排名机构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榜单上,甚至只有新松等少数知名机器人企业能跻身前列,互联网和电商企业往往更受青睐。

     长期以来,机器人一直是人工智能落地的主要应用方面,如今在社会认知层面却有被反客为主之势,机器人行业如何在坚持自我的同时拨云见日,演好人工智能这出时代大戏的“男一号”,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探讨的话题。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最佳载体

      “机器人和智能装备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新松中央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室王晓东博士说到。由他带队的新松人工智能研发项目刚刚入选了工信部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名单,项目主题是《面向智能服务机器人的自主人机交互与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落地应用,有两大方向:一种是人机交互,一种是机器人与环境、物体交互”。据王晓东博士介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主要包括语音交互、视觉交互以及多模态融合等功能,主要应用在家庭领域的教育、陪护以及商业领域的迎宾、服务等场合;机器人与环境交互主要包括环境识别、3D视觉等功能,应用领域包括工业领域的智能抓取等。

     “目前,机器人在运动时的主流导航方式是基于二维的激光雷达导航,我们在开发基于视觉的多传感器、多模态融合的视觉导航,再以传统的二维激光雷达方式作为辅助,将平面信息与立体信息相融合,以提高导航稳健性,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机器人这个载体进行展现的实例”,王晓东博士补充说。

     正如王晓东博士所言,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两者休戚与共。机器人不只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其在某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甚至直接推动了人工智能发展。在AMiner.org发布的《2018智能机器人研究报告》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关于机器人动作规划生成和规划监督执行等问题的研究,推动了人工智能这一学科中有关RobotPlanning规划方法的发展。

      人工智能令新一代机器人焕发无限可能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同样,人工智能的发展风起云涌,也推动着新一代机器人焕发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推动了服务机器人由感知阶段向认知阶段迈进”,王晓东博士以服务机器人为例解释道:“以法院需求的服务机器人为例,我们向服务机器人录入法律行业的知识库,基于这个知识库我们就可以做整个行业的语义理解。人工智能提升了服务机器人平台的智能性,我们不断把新研发的技术应用到先前的服务机器人上进行迭代升级。”

      正如王晓东博士所说,机器人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正在逐渐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感知、深度学习和决策等功能,从执行一项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进化为执行各种复杂多样化的工作,并开始应用大数据实现自主化。在2018年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新松总裁曲道奎博士也曾指出,机器人进入2.0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机器人的标准判定元素,由过去机器设备范围内的速度、精度、负载和可靠性等衡量指标,变成了如今自主的决策能力、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交互能力,这意味着“人机协作机器人”迎来更多的机遇。

      曲道奎博士以工业机器人为例进一步解释称,此前机器人主要的技术构成是机械、电子、软件和控制,而现在机器人和大数据、AI、IOT,包括云计算已经完全融合,新一代机器人形成了新生态系统,也正是基于技术的突破和变化,下一步机器人才会拥有更多“人”的属性,更加智能,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群雄逐鹿!机器人问鼎“智”时代

      如今,微软、谷歌、英特尔等国际科技巨头已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优势。国内方面,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电商企业也全面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甚至直接涉足机器人行业。

      相比专注于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传统机器人企业,BAT三大互联网企业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基于社交软件、搜索引擎、云端等产品的大数据基础,二是媒体曝光率高,受众广泛的品牌基础,三是吸引大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和合作伙伴的雄厚资金基础。如今人工智能领域可谓群雄逐鹿,各方势力来势汹汹、各显其能,难道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男一号”宝座要退位让贤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拥有自主研发技术和实质创新成果的企业屈指可数,泡沫格外惊心动魄。根据亿欧智库《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的累计融资超过500亿元,但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100强创业公司累计产生的收入却不足100亿元,9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亏损。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大热,但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迎来一波倒闭潮。技术支撑和创新突破已经成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现阶段发展的关键点,而这也正是机器人产业在人工智能这场波诡云谲的大戏中,树立并巩固自己“男一号”位置的最佳契机。

     再者,人工智能归根到底是个抽象的技术和概念,终归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令其发挥最大的潜能,而说到把各类技术融合于硬件载体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恐怕机器人这个包罗万象的学科说自己第二,没谁敢说自己第一。

     作为深耕机器人行业多年的老兵,新松总裁曲道奎博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表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关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载体和应用领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工具,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加速智能化提供无限可能。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一项抽象的技术和概念,那么机器人就是将这项技术实体化和实用化,是人工智能让机器人有了“智慧”。机器人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技术融合平台,集成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尖端科技,而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机器人本身产生了质变,成为了智能时代的“头号玩家”。




                                                                                                                                                    来源:国际工业自动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