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与上海市战略布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相关产业培育,加快高质量人才培养,6月16日,达闼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兵与上海大学副校长吴明红共同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建“达闼-上大云端机器人研发中心”达成共识。
参加仪式的有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上海市人才办主任冷伟青、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闵行区区长陈宇剑、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以及相关部门的各位领导。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先生首先致辞,表示上海大学将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的优势和上海机器人研究所的多年研究积淀,联合达闼全球领先的云端技术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将研究成果更快更好地推向市场、造福社会。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达闼机器人总经理黄晓庆先生表示,这次双方合作会基于多个项目展开,新建的研发中心将联合在医养、路探、机械臂等多个项目展开合作;同时研发中心也会形成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相信上海大学会在产学研合作和教育培训合作等各方面,给达闼机器人、上海市、乃至全国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带来新动力,加速服务机器人行业向更高更广泛领域的产业发展。
闵行区区长陈宇剑同志向此次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签署表达了诚挚祝贺!表示闵行区将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与科研院所做好服务,同时表达了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更多地关注试验区,为提升产业能级、提高区域竞争力建言献策、贡献智慧的愿望。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方明伦说,上海大学的机器人研发历史由来已久,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成立已超过30年,长期担负着上海市及国家机器人学术及技术发展的重任。上海大学将与达闼机器人一起积极参与加速推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表示,云端服务机器人一定是未来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方向,要在基础技术上与上海大学这样的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用更智能的方式发展未来的柔性服务机器人。
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向双方表示祝贺,对双方长期以来在服务机器人相关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努力表示肯定。叮嘱双方一定要在中国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相结合,发挥云端服务机器人在家政、医疗护理、常态化防疫抗疫、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云端服务机器人应用落地与产业化。达闼机器人与上海大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有助于从基础技术做起,解决“卡脖子”问题,在云端服务机器人方面自强不息,做出属于自己民族并领先世界的品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危机中逆势而上、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根据合作协议,首期规划重点将围绕农业、林业、养老护理产业、教育产业等领域,组织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化、高端人才培养等工作,一定会准确切合上海市乃至国家服务机器人发展产业规划,加快达闼机器人在人工智能与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快上海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人才培养,为区域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输送贡献力量。
来源:达闼机器人